在国际重要的湿地、美丽的洞庭湖腹地,一条越长江、穿洞庭的高速公路正在蜿蜒延伸。
这条承载着湖南、湖北人民希冀和美好愿景的高速公路,正在建设者的辛勤劳动下,把古老的荆楚大地紧紧连在一起,共同托起中部崛起的梦想。
这条高速公路,就是由湖南省石华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承建的湖北石首至湖南华容的高速公路,俗称石华高速公路。
连湖北、接湖南,联通杭瑞高速,这是一条促进湘鄂两省协调发展的民生之路
华容,这个地处洞庭湖腹地的农业大县,曾因三国时期的华容道而出名;现在是重要的粮棉产区,在我省乃至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可是,由于地处水乡,县域内河湖密布,陆上交通相对欠发达,华容这个素有“鱼米之乡”、“洞庭明珠”美誉的湘北古城一直养在深闺。
省委、省政府十分关心包括华容在内的洞庭湖区域经济发展,近年来积极贯彻落实中央扩大内需保增长的政策,作出了加快“一化三基”、“四化两型”建设的决策,把环洞庭湖经济圈的发展摆到重要议事日程。
湖区要发展,交通要先行。于是,以高速公路为龙头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随即在茫茫湖区大手笔展开。
华容,虽地处洞庭腹地,但从湖南来说,也是开放的前沿。华容往北,就是中部重要的省份湖北。华容要畅通,既要与南边的益阳、长沙打通,更要往北拓展出省通道。只有融入与外省联通的大交通圈,才能更加凸显华容的地理优势,才能把这种先天的地理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
省委、省政府决策层敏锐地看到了华容的优势,也看到了华容的劣势,在华容修一条出省通道规划进入了全省高速公路建设的总体规划中。为加快推进湘鄂深化合作,2010年10月,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强,省委、省长徐守盛率湖南省党政代表团赴湖北考察学习。考察中,两省决策层都希望进一步加强包括交通在内的基础设施对接、协调与合作,携手共建“两型社会”,共促中部崛起。此后,石华高速公路建设加快推进。
石华高速公路起于我省华容县万庾镇与湖北省石首市高基庙镇相接的湘鄂界,往南经华容县白家铺、蹋西湖、吴家咀、万庾镇、叶家台、汪家台,止于长台子,与岳阳至常德高速公路相接。路线全长13.393公里,概算总投资8.18亿元,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100公里,路基宽度24.5米。全线设枢纽互通式立交1处,收费管理所1处和主线收费站1处。
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纪、厅长贺仁雨在2011年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强调:“把加快发展作为交通运输的第一要务”,“突出高速公路主战场,首先保证在建的4064公里高速公路如质如期建成通车,尽快建成六纵八横骨架网。”
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局长冯伟林认为:“经济发展,交通先行;富民强省,首在强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四化两型建设,交通系统必须高速疾行,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先行官,为湖南四化两型建设提供强大的交通支持。”“在加快富民强省进程中,湖南高速人要成为急先锋,为湖南的经济发展开道。”
石华高速公路建设者对修建这条高速公路有着深刻的认识。他们认为,从湖南、湖北两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布局来看,石华高速是湘鄂两省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湘北地区环洞庭湖经济圈的重要省际通道、也是湖北省南部的重要出省通道之一,对充分发挥两省高速公路网的规模效益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该路建成后将与杭瑞高速公路相连,在湖南省北部、湖北省南部形成一条快速、安全、畅通、经济的运输大通道,将大大提高两省高速公路路网的整体服务水平。对加强湘鄂两省的客货运输交流,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产生巨大推动作用。湘北地区是全省人民的重要“米袋子”和“菜篮子”,华容等地的粮食、蔬菜,只要上了高速,就能很快进入长沙、武汉的大型物流中转站,进而快速向周边地区辐射。加快的不仅仅是速度,更是效益。这条路,是一条实实在在的民生之路。
拆迁,路地相互支持;建设,为民不扰民;这是一条一心为民的和谐之路
拆迁,历来是工程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但在石华高速公路建设中,拆迁工作进展顺利。“石华公司的领导深入沿线乡村,一家一户地走访,耐心细致地做工作。他们深入群众、为群众着想、务实认真的工作作风深得群众理解和拥护。”省人大代表、全国劳模、万庾镇黄山村支部书记黎光和深有感触。“公路的整个拆迁,没有一起矛盾,没有一起,没有一人提无理要求,拆迁质量高,速度快,效益好。”工作人员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感动了深明大义的华容人,他们积极主动投身到高速公路的拆迁和建设中来。正是因为拆迁工作依法依规、政策透明、阳光操作、工作细致,才有如此和谐的拆迁场面。
3月6日,我们穿行于石华高速公路,但见红线范围内拆除的房屋已经清理完毕,高速公路的雏形初现。
建设施工过程中,石华高速公路建设公司更是要求各施工单位要坚决做到“为民不扰民”。
为民不扰民。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不那么容易!
我们在万庾镇富强村三组看到,施工人员趁雨停的间隙抢修灌溉水渠。施工人员告诉我们,春耕在即,要想尽一切办法把因为修高速公路而破坏的水渠、水沟恢复,千万不能影响农民群众农业生产。
华容是我省重要的粮棉产区,农业在当地占绝对主导地位。“人误地一春,地误人一年。”当前这个重要关口,绝对不能因工程建设而耽误农民农业生产。
公司经理郭一枝告诉我们,目前已经动工的路段,一旦涉及到当地农民用水和农业灌溉,都要求施工单位必须抢在春耕生产前无条件恢复灌溉水系,有些水系还根据村民的意见帮助其加宽和加固,保证将来农田灌溉发展所需。
湖南尚上路桥公司石华项目经理部刘克玉对我们说,为工程建设所需,同时尽可能为当地百姓造福,在施工中,为当地百姓改造升级原有农村公路3.5公里,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当地百姓出行条件。
来自中国交通第一勘察设计院的孙时甫,是一位在交通工地战斗了20多年的老技术专家。他对石华高速的为民举措更是赞不绝口。他举了个例子:在一般的工地,跨农村便路的涵洞,一般只有2.7米高。但在石华高速施工中,所有的便路涵洞,空间高度都超过3米。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里是重要的粮食产区,粮食收割都是机械化,采用大型收割机收割。国家规定的收割机高度是2.7米高,但考虑到以后农村的发展趋势和道路的实际,为了不影响长远发展,建设单位把所有涉及到要过农用机械的涵洞高度都作了调整。“别看就只调高了那么30公分,虽然增加了一定的工程造价,但这是实实在在的惠农工程。”
在石华公司驻地华容县护城乡兴南村旁,还发生了这样一个故事。村民杨桂安19岁的外孙李丹不幸患白血病,在郭一枝的组织带领下,公司全体干部职工纷纷慷慨解囊:50元、100元、300元……涓涓细流,汇成爱河。今年1月11日,伴随冬日里的温暖阳光,公司领导郭一枝、李德久、周克元,手捧由百合、康乃馨、玫瑰组成的花束,带着员工捐赠来的慰问金来到杨桂安的家,鼓励李丹乐观地对待生活的每一天,并把健康的心态传递给每一位关心她的人。
施工废水循环利用,尽量少占用耕地,道路与湿地环境协调,这是一条集约环保的两型之路
在今年2月举行的全省在建高速公路项目经理、总监培训班上,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贺仁雨要求全省各高速公路在建项目经理、总监要加强统筹规划、科学管理的能力,合理安排施工工期,同时不断优化设计方案,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保证项目建设如期如质完成,做到“钱花得少,事办得好”,打造节约型工程,建好湖南每一条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要处理好高速公路建设与自然的关系,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使公路景观很好地融入到当地自然景观中,使湖南高速建设成为惠及更多更广人群的民生高速、和谐高速。
岳阳市高速公路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副组长王益明告诉我们,石华高速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理念贯彻到施工各环节,在施工的各领域、各环节中,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等综合措施,厉行节约,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尽可能地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
公路各施工、监理单位从2010年10月13日进场至今,完成了驻地、试验室、拌和场、预制梁场的建设,完成了施工便道的全线贯通。在对所有进场材料进行试验、标准试验数据合格的基础上,已开工建设桥梁、涵洞等构造物23处,完成桩基150余根,占桩基总数的20%。湖南省交通建设质量监督试验检测中心刘凯华告诉我们,石华高速公路首批桩基经严格检测,全部为一类桩。石华高速沿线干部群众和建设者一致认为:目前的建设速度和质量是很难得的。“确保了质量的速度是最大的节约”,工程按时完成或工期合理缩短了,就可以减少很多人员、设备的投入,并尽早发挥投资效益。
我们在华容县护城乡的石华高速预制厂看到,整个预制厂由四个部分组成,西侧为搅拌楼和砂石料存放区,配备两套国内先进的搅拌机生产线,配备标准控制系统、电子计量设备、贮料和自动进料装置以及六个90吨水泥贮罐,三台装载机配合供料,同时配备8台砼运输车,两套搅拌机,理论生产能力120m3/h,日产砼可达2400m3/d,砂石存料区占地面积800平方米,可存放砂石料3200立方米。东侧为预制梁场地、存梁区和钢筋加工区,共设置台座24个,200余片空心板存梁区,配备四台龙门吊(单吊起重能力20t),同时配置了标准钢筋加工棚和钢筋加工设备,日制梁能力为4~5片。北侧为试验室、办公区和职工公寓,南侧为磅房和120t磅秤区以及进出厂大门,四周采用围墙隔离,厂内地坪全部硬化,整个场地布局合理,井然有序,场地内干净整洁。郭一枝告诉我们,在高速公路大建设时期,如何确保质量是全体高速公路建设者的心愿,该预制厂只是所有高速公路预制厂的一个缩影,在省交通运输厅和省高管局的坚强领导下,又好又快地完成省委省政府下达的建设任务这一目标一定能够圆满实现。
湖南省环达路桥公司的现场负责人陈祝青告诉我们,该厂要确保石华高速40座通涵、10座桥梁,6.5万立方米混凝土供应,以及981片空心板预制的任务。通常,建设这样规模的的预制厂,至少要占地40亩以上。正是由于建设者的精心规划,合理布局,在确保使用功能的情况下尽量少占土地,这个场占地只有28亩。在这里,所有混凝土搅拌、水泥配比、加水多少、沙石比例等,都由电脑自动控制。这样的标准化生产,既能确保混凝土质量,又能保证原材料不浪费。同时,预制厂还聘请了一批在混凝土行业经验丰富、管理能力强的管理人员和多名具有混凝土工作经验的试验工程师、试验员,制定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和材料进场制度,设立了工地试验室和标准养护室,严格执行各项检测程序。湖南省金路监理公司张英泽告诉我们,正是由于该预制厂的严格管理,保证了产品的合格率达100%,优良率达到95%以上。
搅拌预制厂环保及污水处理十分到位。选用了噪音较小的环保设备,不定期进行检修、润滑、使机械能正常运转,降低噪音。厂内场地硬化和绿化,经常洒水浇水,减少灰尘污染;厂内拌和场施工、车辆清洗、生活用废水,经厂内三级沉淀处理后回收利用,不对居民和农作物造成污染,每天还可节约工程用水300多吨,沉淀池里每天产生的40多方工程废渣,捞起来后还可以用来填充农村路基或施工便道,为当地百姓造福。
工程建设,一般都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而在石华高速公路建设中,逢山不一定开路,不遇水也可能搭桥。这又是为什么呢?
供应工程运输车郭一枝给我们解释说,土地,特别是农田,对农民来说,就是命根子。尤其是华容这样重要的粮食产区,耕地更加宝贵。在修路过程中,如果路基要大面积占用粮田,他们就会采用修桥的方式代替通过。另外,在洞庭湖这样的平原地区,路基填土也需要大量的土方,这土从何而来呢?一是舍弃填土的传统办法,用桥梁代替。二是尽可能的满足当地农田改造,移山填路,改坡作田,挖山作塘,这样既可以少占耕地,缓解取土难题,又可以在取土区域增加耕地面积,还可以加强当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据统计,13公里长的石华高速公路,全线桥梁达到21座,其中60%以上的桥梁都是为了少占耕地而设计,全线160万方利用土方,可以在取土区增耕地近千亩,增加山塘近二十个。
对桩基开挖和清淤产生的弃土,建设者一是及时组织平整或外运,保持施工现场整洁,并采用植被覆盖或其他处理措施;二是根据当地村民的要求,对局部农田加高增肥或作护坡材料。
华容县高速公路建设协调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毕金林向我们透露了在万庾镇流传的一段“路地合作”修山塘的佳话。
万庾镇的鲁家、指路岭、谭家3个村属山丘区,经常遭受干旱困扰,有5000多亩地常常因为缺水歉收甚至绝收,其灌溉要通过两级提水,每亩每年的灌溉成本高达80元左右。石华高速针对这一现状,将高速公路建设的取土需求与水利建设结合起来,把施工取土指定在该镇需要升级改造的山塘和设计好的新挖塘范围内,且取土需严格按照设计规划操作。这样,公路建设获得了就近取土的便利,也助推了当地的山塘改造。
这种创新模式,使路地双方合作非常愉快。石华高速公路建设方先后为该镇挖塘移动土石方100多万方,免费为这些山塘埋设了涵管等配套设施。该镇蔡智告诉我们,镇、村两级未投入一分钱,就可完成山塘新修、升级任务,节省投资至少超过百万元;不仅如此,5000亩干旱死角解除了干旱之忧,每亩灌溉成本下降50%,一年为农民增加收入2000多万元。
为了保持洞庭湖湿地的生态环境,尽量减少对当地水系的破坏,石华高速公路在建设中,严格遵守国家和省市环保部门的有关规定,保护植被,对施工界限内、外的植被、树木等尽量维持原状,严禁乱砍滥伐,尽可能保持原生态景观。在土地资源保护、资源循环利用、能源节约、工程耐久性等方面,他们还做了大量实验和研究,特别注意道路建筑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将“生态、环保、自然、和谐”的理念贯穿石华高速建设的始终。
大道如虹。石华高速公路一头牵挂着湘鄂百姓的梦想,一头书写荆楚大地携手共进的豪迈,它把党的关怀送进千家万户,使老百姓的幸福伴随着道路延伸,共同奔向美好的未来!
本版图片由湖南省石华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提供
下一篇:合理调度造就“万达速度>